您现在的位置: 首页>> 动态 >> 正文

北京路堵怪网约车太便宜?专家开药方要讲基本逻辑 最新快讯

来源: 懂车帝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北京主要是网约车带来的拥堵”“现在打车太便宜了”……近日,某专家在一档节目中算了一笔账,称私家车每天只上路2-3小时,而网约车每天上路8-12小时,对公共资源的占用是私家车的4-6倍,所以要大幅提高网约车的使用成本以解决拥堵问题。此言一出,不少网友直呼“离谱”。

众所周知,所谓道路资源占用情况必须综合考虑使用人数、周转频率等等,就不是此“8小时”愣除以彼“2小时”的事儿。更何况,这套推演在逻辑上也实在站不住脚。拥堵几乎是所有大城市的“顽疾”,多年来,北京交通也承担着很大压力。为满足市民日趋旺盛的出行需求,网约车近些年才伴随互联网技术发展而生,用的车总体上也还是在盘活存量盘子。网约车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管理问题,但将这个新事物归结为造成城市拥堵多年的“主要原因”,是不是过于穿越了?

解决交通问题是系统工程,完善道路体系、优化路网结构、适当限号限行、公共交通优先等,无一不是建立在合理且最大限度便利市民群众的基础上。某种程度上说,网约车其实是城市公共出行方式的一种市场化补充,也让一些沉淀的资源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。至于其价格,自然是随行就市,受到市场供需、消费水平等多重因素影响。如果说现在打车“太便宜”,需要大幅涨价来抑制使用需求,岂不是只有让大家都买不起车、用不起车,才能让城市交通顺畅起来吗?

这些年,专家建议屡上热搜,真知灼见有很多,陷入争议的也不少。特别是在重要公共议题上,某些言论总是招骂,什么“高房价有利于激励奋斗”“有实力有担当的人要多生孩子”,都给人一种“站着说话不腰疼”之感。这里头,固然有个别自媒体断章取义、故意炒作的因素,但也确有发言者过于“放飞”。可能原本是好意,但既没做好充分调查,也没有站在大众立场,话语表达就会显得极为割裂。身处互联网时代,言论空间空前广阔,情绪影响随之放大。如果专家想到哪儿、说到哪儿,难以解决实际问题不说,也容易引发“建议专家不要建议”这样的信任危机。

公共平台当然需要专业意见,社会舆论也鼓励“百家争鸣”。但专家学者、知识分子、意见领袖等,既然拥有更大的话语权,便同时意味着一份郑重的社会责任。无论是说观点,还是开药方,都要注重专业理论与实际情况的对接,也要关照语言表达的合情合理。遣词造句是否准确?前后逻辑是否自洽?都要经得起基本审视。特别是对那些争议多、分歧大的话题,更得多换位思考,多务实求解,方能营造起理性探讨的氛围。

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 | 评论员 关末

编辑:郑宇飞

流程编辑:郭丹

相关新闻
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 环球关注

情人节送什么礼物最好?这个问题我很想要,想了很多,但是我还是学生。我是女生,不在一个学校,我们关系很好的朋友,他过生日我

纽约金价12日上涨_即时

纽约金价12日上涨---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6月黄金期价12日比前一交易日上涨5 9美元,收于每盎司2024 9美元,涨幅为0 29%。

ydyx2y2_ydy

1、by是冰鱼版ydy是伊甸园版。2、是两个制作组。3、我感觉伊甸园效果好一些,但是第五集的ydy版少了“睡梦中的

从消博会看绿色消费新趋势

新华社海口4月11日电(记者赵叶苹、夏天)在第三届消博会1号馆,一家体育品牌展位的人造草坪地垫释放着负氧离子,为净化场馆空气做着努力。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