烧烤带火一座城!最近,淄博烧烤强势“出圈”,频频登上热搜。那噼里啪啦的炉火,那滋滋冒油的肉串,那大快朵颐的惬意,是氤氲在烧烤里的人间烟火气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山东淄博
烧烤流量带动文旅“留量”
淄博烧烤与小葱、小饼结合。资料图片
夜幕降临,山东淄博一家家烧烤店中,一边是烧红的炭炉上滋滋冒油令人垂涎欲滴的肉串,一边是排队等待的人群,这样的场景成为近一个月来淄博烧烤的常态。
小饼烤炉加蘸料,淄博烧烤“三件套”。淄博烧烤的魅力,不仅在于其将烧烤和独具山东特色的小葱、小饼结合创造出的区分度,更在于其沉浸式的烧烤模式,满足了年轻人不同口味和社交的双重需求。
今年三月初,“大学生组团到淄博吃烧烤”话题冲上热搜,如今每个周末,来自周边城市、省份乃至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专程前来感受淄博烧烤的魅力。
淄博烧烤火后,淄博市委市政府推出多项配套措施:结合全市烧烤门店分布,及时调整增加公交线路和车次,新增21条定制烧烤公交专线;在火车站安排志愿者,为往返旅客提供交通、住宿、烧烤、旅游线路咨询推介等服务;制定烧烤美食地图,为消费者提供烧烤指南。全市38处青年驿站为符合条件的来淄求职、就业的青年学生提供每年3次、每次两晚的免费入住,来淄实习、游玩、访友的青年学生可享受每年4次、每次5天的半价入住。
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统筹文旅资源,策划推出“春光正好·淄博烧烤”五大文旅主题产品,“青春淄博·烧烤季”10条主题线路,让“烧烤+旅游”成为游客的新体验。
为满足更多旅客周末往返淄博需求,铁路部门自3月31日起到4月23日,每周五至周日加开济南西至淄博间G9321次、淄博至济南西间G9322次动车组列车,这是国铁济南局首次开行“烧烤游”周末专线列车。
4月8日,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带领10个区县和多家热门景区代表,登上“烧烤游”周末专线G9321次列车,以“一区县一车厢”的形式,为旅客讲解淄博旅游特色、推介惠民政策。“淄博文旅走进‘烧烤专列’推介活动”成为了扩大文旅宣传力度、拉动文旅市场消费的新样板。
安徽宿州
唯美食与酒不可辜负
【PS:小编谨以此文介绍下宿州的夜宵文化......】
安徽宿州烧烤。资料图片
安徽宿州烧烤。资料图片
中国的夜宵,既是文化也是江湖,夜幕吹响聚会的号角,夜宵吸引食客的味蕾,而美酒则成了最赞的情绪出口。
据考证,因唐朝以前,各地均实行严格的“宵禁制度”,人们是不能夜间随意活动的,直到宋朝、这种管控才有所突破。在运河沿线大城的夜市空前繁荣,华灯初上,人流如织,古宿州人就享受到了夜宵的美味与便利【宋徽宗年间,宿州人口规模全国靠前,在运河城市中仅次于东京汴梁(今开封)】。
当下,宿州的夜宵,以烧烤为主,人生一串,弥漫着醉人的烟火气;卤味小吃、爽口凉菜、麻辣小龙点缀其间,再配上本地酿造的美酒,有一种“夜宵配酒、快乐永久”的即视感!
说到烧烤,这种传统又特殊的烹饪方式,备受宿州人青睐,在夜市间展现着宿州饮食最草莽、最市井、最家常和最温情的那一面。
据考证,宿州的烧烤与烧烤之城徐州,一脉同源,几张小矮桌,几个小马扎,在“吃、喝、kei、炸一个”的热情交流声中,友谊迅速升温;冒着红焰的炭火燎烤着肉串,烤到冒油时,些许油星滴到炭火上,带起一阵白烟,模糊了视线,也模糊了彼此的距离。只可惜随着环保治理的推进,炭火烧烤只好在芦岭街头体验啦!
宿州烧烤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家庭作坊,老板就是烧烤大师傅,穿串的是家里老板娘或老板的母亲,客人到了就擦擦手拿上纸质的小菜单和圆珠笔上来点单,要是老板家有小孩,那帮着上菜、上饮料,可不要问了!
如果你问我烧烤吃什么,我只想回答你“大乎的辣椒、大乎的油,羊肉脆骨大腰子”;用铁签子串好的肉串,抹上大乎的羊油,翻腾烤制,“滋”的一声激起镇镇炭火,逐渐油光焕发、浓香诱人,再撒上辣椒面、孜然粉等佐料。嗯,咬一口、满嘴生香,嚼一下、回味绵长,直教人、吃得过瘾!
吃着烧烤,必须佐酒!与对的人一起撸串,与对的人一起拼酒,从觥筹交错的酒杯中获得舒坦,把你的情绪慢慢流露,把你的心事缓缓说来。
在宿州喝酒,首选白酒!有句俗语说到“走遍全中国,喝不过安徽;黄淮一大圈,喝不过咱萧县;萧县人民全喝倒,宿州人民都还没喝好”,这首带有地方特色的酒谣是对宿州地区酒量、酒风、酒规矩的客观描述。很多人都说,“到了宿州,没喝酒或者没喝多,你再把这个当成新闻告诉我!”
但随着当代青年们走上聚餐舞台,好饮白酒者渐渐减少,朋友之间吃着烧烤、喝着啤酒,成为了年轻态的生活享受!爽口的啤酒,有很好的解腻作用,搭配着重口味的烧烤,就成了一道经典而又独到的美味。
如果你问我,“烧烤+啤酒”,你不怕胖吗?
我要郑重回答你:人生在世,美食与酒不可辜负;我最爱风味宿州,这舌尖上绝美的享受!
安徽宿州烧烤。资料图片
安徽宿州烧烤。资料图片
安徽宿州夜宵。资料图片
安徽宿州夜宵。资料图片
江苏徐州
红火烧烤,吃出幸福况味
江苏徐州烧烤。资料图片
烧烤用的炭火。资料图片
“老板,再来一斤羊肉串!”4月7日傍晚6点,江苏徐州一家烧烤店里人头攒动。辣椒油料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,肥嫩的羊肉在炭火炙烤下,吱吱作响,店主的吆喝声、食客的交谈声……形成独特的烧烤“交响乐”。
徐州烧烤有深厚的文化底蕴,也是徐州独特饮食文化的体现,包括烧烤中对羊肉和调料的选用,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地方特色。“大呼辣椒大呼油,10个腰子10个球”,是徐州百姓对徐州烧烤的总结。
徐州烧烤已有1900多年历史。在徐州民俗博物馆内,藏有出土于铜山境内的汉画像石拓片。这些汉画像石制作于东汉元和年间(公元84-87年),画面分为三层,最上面一层就是反映徐州人吃烧烤的情景。图中墙壁上挂着鱼、羊、鸡等各种肉,左边一人持刀解羊,另一人在火炉旁,左手握串在炉上翻弄烘烤,右手持扇子点火,凝神贯注,热气腾腾。
在徐州,人人都是烧烤师傅。摆上几张桌椅,小炉子一架,烧烤的氛围就来了。食客到店里,先点上毛豆花生、茄子辣椒等凉菜,再点上羊肉、羊眼……耐心等待老板将食材烤至7分熟端上桌,接着自己动手将烤串烤至焦黄。徐州人讲究“老球嫩腰”,羊球要大火旺烤,烤老一点;油腰子要嫩烤,最好留有一些血丝,才能有最佳口感。烤过的羊球,口感稠密,风味独特;烤油腰子夹在烙馍里,肥而不腻,香气瞬间充盈口腔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